编辑推荐
★ 美国zui大的少儿出版机构——学乐出版社评选为“100本zui伟大的儿童书”
★ 美国zui受家长和宝宝欢迎的幼儿玩具书,欧美父母shou选的宝宝互动益智玩具书;
★ 美国销售超过100万册,连续14年雄踞美国亚马逊童书总榜前100名,0-3岁童书di1名;
★ 2013年度中国亚马逊少儿童书总榜第16名,2014年度中国亚马逊少儿童书总榜第58名;
★ 一本可以和孩子躲猫猫的游戏书,训练孩子手指的灵活度,促进宝宝精细动作发育!
您一定要知道的《宝宝的第一本躲猫猫游戏书》的8大功能:
1.认识动物。书中的动物形象逼真,色彩丰富,如果去动物园时,拿着书去对照一下,是不是会让宝宝的印象更深刻呢?
2.练习说话。除了学习简单的英文单词,还可以教宝宝学习各种动物的叫声,文字生动而富有节奏感。
3.玩具功能。在家长忙碌的时候,宝宝自己也可以边看书边游戏,可以和书里面的动物玩藏猫猫游戏。
4.亲子共读。对于没多少时间、没耐心看比较长的故事书的家长而言,这种书简直是量身定制!
5.照镜子。每本书都有一面小镜子,宝宝猜着猜着就出现了自己,这个设计真是绝妙又让人惊喜!
6.训练想象力。洞洞设计的恰到好处,既能看到下一页动物的特征,又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!
7.完美掌控。书籍比较小巧,正适合0-3岁的宝宝手掌大小,宝宝自己翻阅起来游刃有余。
8.经久耐用。纸质的图书很容易被宝宝破坏,而这套纸板书咬不坏、撕不烂,是在印刷原版的工厂定制的。
这么有趣好玩的书你们看了吗?如果没有,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!心动不如行动,等待着看你们精彩的观后感和宝宝的不同玩法哦!
作者简介
尼娜·兰登(Nina Laden):在美国纽约长大。母亲是画家,热爱毕加索的画,父亲是雕塑家及特殊化妆效果的专家,热爱马蒂斯的画。尼娜喜欢创作童书,是美国大师级纸板玩具书创作者,目前与先生及三个孩子住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。作品《我长大了》(Grow up)入选2004年 CCBC 合作儿童图书中心精选书目,《猜猜我是谁》(Peek-a who)入选美国学乐杂志评选的“100本最伟大的儿童书”。
目录
1.宝宝的第一本躲猫猫游戏书——猜猜我是谁
2.宝宝的第一本躲猫猫游戏书——猜猜动物园
3.宝宝的第一本躲猫猫游戏书——我长大了!
4.宝宝的第一本躲猫猫游戏书——准备好了么
媒体评论
在这本猜谜游戏的纸板玩具书中,其插图能激发宝宝旺盛的求知欲。左手页上写着“猜猜——”,右边是一个模切的窗口,展示物体具有代表性的局部画面。翻开后,答案揭晓。一只小猫头鹰,一头黑白相间的奶牛;当宝宝看到一双双奇怪的眼睛时,会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,“嘘——”谜底是一个绿色的精灵;接下来是“偷看动物园!”里面是一群动物,包括大象、长颈鹿、斑马和孔雀等;最后的猜谜设置是让宝宝找到自己。明快的色彩,精巧的设计,是低幼宝宝不可或缺的一场视觉盛宴。——《学校图书馆期刊》纸板书大师尼娜·兰登继《猜猜我是谁》之后的又一经典之作。——《出版商周刊》
这本充满趣味的纸板书探寻的是成长及变化的本质:一只毛毛虫会变成蝴蝶;一只小猫会长成大猫;一只幼犬会长成大狗;一只小鸡会成为鸡;一只蝌蚪会变成青蛙,一株树苗将成为一棵大树。书中的文字简短而又富有韵律,而插图页的特色是配有挖空的洞洞,给宝宝们提供了一扇窗子,可以窥探接下来要发生的内容。这一简单的理念,使得阅读本书成了猜谜的过程。如此重复几次,即使是小宝宝也会因每一次获得正确答案的过程而产生满足感。全书通篇都是简单而又充满活力的配图。与很多硬纸书相比,别样的颜色组合使得该书看起来不是那么婴儿化。——《书单》杂志
简单押韵的文字,生动的图片,“躲猫猫”式的小窗户,以及小型硬纸书的形式,这本书对于那些有着好奇心、善于动手的宝宝来说,是理想的读物。在翻动页码时,“准备/开始”这两个词不断被重复,背面的插图页则有一个圆孔。在阅读过程中,宝宝会猜测每个圆孔后面的内容,然后翻到下一页寻找答案。插图趣味十足,有滑稽而绝望的水手划着船避开打转的鲨鱼,小女孩吹着亮晶晶的泡泡,还有漂亮的花朵,每次拉动活动插片,颜色就会发生变化。该书的纸质极好,足以经受住宝宝们的多次撕扯。而且,整本书的大小也符合宝宝掌控的范围。——《学校图书馆期刊》
美国家长的五星级好评:
这是一本堪称伟大的婴儿书。我女儿喜欢翻它,尤其喜欢最后在镜子里看到自己。——Wolf_Thunderton
我们都很爱这本书。我们是在大女儿6个月的时候买给她的。这是她最喜欢的书。直到现在她3岁了,我们又有了小女儿,她还喜欢给妹妹读这本书。每当念到最后一页时,她们就开怀大笑。如果有她的朋友来,只要听到我在给小女儿讲这本书,她们就会停下来,想一起来看这本有趣的书。——Tomigirl
这是我一岁的女儿一直都最喜欢的一本书。整整一年她都最爱这本书。我也非常喜欢它,非常有创造力!——Stephanie B.
我的儿子为这本书疯狂!我们最近又新买了一本给他六个月大的弟弟。我们给弟弟念时,他仍然和以前一样,忍不住地微笑和激动。他参与翻书,也参与最后那页的照镜子环节。看到自己的宝贝能如此激动如此投入,我们都觉得很棒!这是少有的几本能吸引住他、让他专心的书。——Luci Palumbo